学院以现代文化艺术传媒发展需求为导向,紧随宁波及周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以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为平台,以行业协会为“纽带”,有效地开展了院园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近几年毕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报考专升本的学生97%以上通过专升本升学考试,进入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
学院以艺术三创园规划为中心,以工作室(坊)校企导师制人才培养为特色,建设了文化创意设计、漆艺设计制作、电子商务广告设计、数字媒体、影视动漫、海伦钢琴调律等实训教学中心。现有专兼职教师5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教师11名,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2名,“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85%,专职青年教师队伍均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现设有: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
学院贯彻“三化三跨”办学理念,通过与美国、澳洲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高校的合作,大力引进境外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培养文化艺术传媒产业所需的具有基本的创意、美学、科技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建筑工程技术是国家示范专业,省特色专业。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建筑工程人才需求连续几年高居求职市场前列,职业发展前景良好,高水平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更是高薪的代名词。本专业积极适应行业发展对新技术、新人才的需求,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等方向急需人才的培养,并独创性地确定了“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特色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典型代表。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基本构件的内力计算与设计、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投资与进度控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BIM技术应用等。智能测绘方向班开设无人机测绘技术、三维激光技术、数字化测图等课程。
培养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相关知识与能力的专门人才。通过实践锻炼与学习,获得“建造师”执业资格后,将具备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和管理的“项目经理”工作能力。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房屋建筑产品的建造、技术、管理等岗位工作。经过3-5年工程实践,部分学生能从事项目经理等核心管理层的岗位工作。
2个机房:具备BIM软件、CAD,造价等相关软件
土工实验室:配备土力学实验所必须的仪器设备
测量仪器室:配备足够数量的水准仪、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设备
室外实训基地:具备主体结构施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施工等课程教学实践的场地和模型
图书室:提供优越的阅读和学习场所
阶梯教室:具备宽敞的教学场地
应用力学研究所,科研平台:聚焦研究方向,致力科研创新;
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程传涛同学曾为我校建工3122专业毕业生,在建筑工程技术,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和计算机建模等方面不断学习钻研先后考入浙江工业大学、宇都宮大学硕士研究生、早稻田大学博士研究生。作为一名建筑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程传涛将目光聚焦于土木技术的应用方向上,并早早立下了读博的目标。立志深造的他,在不懈的努力下,先后通过英语托福考试(93)和日语JLPT(N2)考试, 多次以日语和英语在日本土木学会,地盘学会等专业领域学会上发表论文。由于日本是一个多发地震国家,抗震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世界领先,程传涛认知到日本的土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他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研究这块领域,为回国后能够有能力、有资格去运用这些技术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谢超浩,2015届毕业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任职务:筑一教育温州分校总经理。
分享经验:时间宝贵,脚踏实地做事,人生需要沉淀。
本专业培养理想与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科学文化水平卓越,人文素养优良,建筑工匠精神深厚,就业能力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并牢固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及工程造价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精益求精工匠精神、良好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能力:系统学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检测与修复方法、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预算、结算、招投标)、建筑信息化(BIM)应用等核心知识和技能。
建筑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管理、项目管理、现场协调等工作。
工程检测/鉴定机构:从事建筑材料、结构的安全性与质量检测工作。
工程咨询/造价公司:从事工程预结算编制、招投标文件制作、全过程造价咨询与管理。
建设单位(甲方)、监理单位等相关领域。
岗位举例: 施工员、造价员(预算员)、监理员、BIM技术员、试验检测员、招投标专员等,未来可向项目经理、造价工程师、BIM工程师、试验检测师等方向发展。
看图识图:建筑识图与构造、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施工技术: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造价核心: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电算化。
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前沿技术:BIM应用基础与设计实践。
城市更新: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建筑鉴定与加固。
实践锻炼:岗位实习、毕业设计。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2006年开办以来,已为宁波及浙江建设行业输送千余名优秀毕业生,口碑良好。
省级重点专业:2017年获批“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办学实力得到官方认可。
就业保障有力: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8%以上!浙江省官方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们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100%!招生分数线和生源质量长期位居省内前列。
产教融合,学以致用:
深度推行“现代学徒制”:与众多知名建筑企业合作开设“学徒班”(如造价员班、施工员班),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真实岗位,毕业即能上手工作。
“岗课证赛”深度融合:学习内容对接岗位需求、融入职业证书标准、结合技能竞赛要求,让学生学得有用,学得扎实。
特色鲜明:尤其突出“工程造价”能力的培养,目标是打造“善管理、懂施工、会造价”的复合型人才。
紧跟行业前沿:是教育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学生有机会考取含金量高的行业证书。
国际化视野:成功为老挝、乌干达、多米尼克等多个国家提供建筑技术培训,专业影响力延伸海外。
行业龙头深度合作:与浙江省最大的建筑企业之一——浙江省建工集团签订产教研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确保教学内容紧密契合行业最新发展趋势。
浙江省建筑业现代化宁波产业学院:汇聚了50余家涵盖科研、设计、施工、咨询等领域的杰出企业,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和坚实的保障。
彭子豪技能大师工作室: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主任彭子豪领衔。下设“建筑工匠联盟”工作坊,学生在此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术与技能社团,在省级及以上各类技能竞赛中累计获奖50余项,展现出显著的竞争力。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关注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和室内软装陈设等新兴方向,紧跟行业发展潮流,对接建筑装饰产业发展以及相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开设住宅建筑空间设计、公共建筑空间设计、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室内设计施工图深化、三维建模等课程,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队伍近11名,其中副教授4人占比超40%,副高以上职称占比超50%,国家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具有双师型资格教师7名,并与本地龙头装饰企业合作紧密,企业师资直接介入校内教学,为学生拓展专业知识结构和深入专业领域做支撑,培养更多岗位适应性强、专业技能高,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设计人才。
专业群共享课程:建设工程法规、建筑识图与构造、BIM应用基础与设计实践。专业核心课程:室内设计施工图识图及绘制、室内设计CAD施工图绘制、家居室内设计、家具定制设计、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商业空间设计。专业拓展课程:建筑速写、手绘效果图技法、3DMAX室内外设计效果图、室内软装风格设计、展示设计、室内施工图深化设计等。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熟练专业知识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主要面向室内外空间设计、建筑装饰施工等相关产业,从事建筑室内设计、软装设计、建筑装饰施工、装饰造价等工作岗位。
《“常家乐”宜居梦》
制作设计:谢萌萌、谢抒言、王迎捷、吴超、徐清军、谷俊俊、叶宇设计说明:区域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区域内部环境的设计和建筑物的规划分别用于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我们把它简称为融合社区。融合社区分别包含学生公寓、农民工公寓、白领公寓、精英公寓、老年公寓。
《纹饰》
制作设计:廖鹏耘、谢非、沈元斌、周天鲲、苑贵先、黄粱、柏家豪设计说明:以传统耐火表面花色,开发以当地文化图腾与色彩的耐火板色样,更能彰显家具文化蕴含与其工艺性的价值感。本设计案例是以宁波市花“山茶花”作为创作花色。
《钓鱼台空间设计》
方案设计:金庆鹏设计说明:以自然的感觉、清爽的色彩以及简约的装饰,追求时光沉淀质感和悠闲恬淡的空间氛围,让人不禁为它深深着迷。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在近三年参加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建筑装饰技术赛项共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2021年浙江省互联网+比赛获铜奖,指导学生获国际生态设计最佳设计奖、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设计最佳优秀奖、在浙江省”乡村振兴”大赛中也多次获奖、同时注重学生安全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参与乡村建设的事迹多次被媒体报道,被人民日报转载。
艺术设计专业最早成立于1999年,前身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曾评为浙江省特色专业、宁波市特色专业。饱含20余年的办学经验,秉承“博学、求真、至善、尽美”的理念,融合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设计教育思路,取得国际大奖近百项,完成专业服务地方项目不少于50余项,为长三角地区输送优秀设计人才2500人以上。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以培养国家、行业、企业急需人才为目标,以艺术设计大类岗位核心技术为基础,构建以“专业核心技能+岗位拓展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拓展就业的宽度;另一方面结合国家发展战略,触碰前沿设计信息,面向高端设计岗位,培养紧缺型人才。
交互视觉设计方向: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数字IP设计、图形设计、数字动效设计、视觉立体呈现等。
品牌视觉设计方向:企业形象设计、数字广告设计、创意包装设计、标志设计、字体设计、插画设计等。
交互视觉设计方向主要培养从事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标识设计、数字IP设计、数字动效设计、三维产品展示等工作的设计人才。
品牌视觉设计方向主要从事创意摄影、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招贴海报设计、宣传册设计、企业品牌设计等工作的设计人才。
按照岗位规律,经过3-5年的从业历练,多数毕业生从设计师岗位向资深设计师、设计总监、艺术总监、项目经理职位转变;部分同学在积攒一定社会资源后,自主创业。
专业专任教师7人,其中3名高级职称专业教师,2名博士。艺术设计专业与宁波市北仑区商务局建成产教融合基地,与大连市平面设计协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市级非遗大师工作室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同时专业教师带领团队积极服务地方和乡村建设。
▲中国教育新闻网: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专业的绘画工作室团队服务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团队走进假日学堂宣讲
“红色文化”、艺术学院和郭巨街道党建共同体
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本专业创办于2014年,现有漆艺设计与制作、综合艺术2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工艺美术品创作、制作及美术教育人才。
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有着较强的师资团队,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4名,助教3名,客座教授、技艺技能大师10余名。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3名,省美术家、书法家协会会员3名,市级非遗(彰髹漆艺)传承人1名,区级非遗(白峰漆塑)传承人1名。
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占地1000平方,有实训室7间,紧密合作企事业单位十余家,建设有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创作中心、浙江省美协漆画创作基地、宁波彰髹漆艺研创基地、宁波市一人一艺社会联盟基地、苏国伟漆画文艺大师工作室等研创平台,以优质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保障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个人发展。
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需求,通过遴选、培养、出师三阶段实现适应宁波非遗漆艺人才的培养和“三选三建三管”模式的构建,并联合政府、行业协会、合作企业、研究机构,形成了“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五共育人”的学徒制运行机制,使学生成为“懂材料、会制作、有创意、可发展”的非遗漆艺复合型人才,实现现代学徒制漆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
漆艺设计与制作方向:工艺基础、漆画基础、漆器制作、漆立体艺术创作、宁波非遗漆艺、漆画综合创作等。
综合艺术方向: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呈现、书法与现代设计、国画与现代设计、综合材料实践、图案构成等。
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熟练工艺美术(漆工艺)技能,具备综合美术能力以及可持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主要面向国内外企业设计部门、各级设计院、展示公司陈设部门等进行工艺美术设计工作,或在艺术机构、博物馆、展览馆等从事设计管理、文创设计研究工作等岗位就业。同时,专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个人(团队)可注册公司,创建漆艺工坊、艺术工作室等,锚定市场需求提供高质量的美术教育服务。
学生在首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首届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双年展,全国首届小幅漆画展,全国第五届漆画展,全国工艺品制作职业技能竞赛,中国(厦门)漆画展,第十三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第七届、第八届浙江省青年美展,第七届、第八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浙江省第七届群星视觉艺术综合大展,浙东传统非遗技艺展,宁波市首届、第二届、第三届青年漆画邀请展,北仑区第三届美术书法摄影大赛等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展赛中累计获奖、入展、入选近200人次。工美专业教学成果突出,在行业内、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被今日头条等媒体报道和转载。
王宁,工艺美术品设计2018届毕业生,曾任工美3150班班长,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现自主创业,为宁波鄞州乐橙艺术培训有限公司合伙人。
学生在首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首届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双年展,全国首届小幅漆画展,全国第五届漆画展,全国工艺品制作职业技能竞赛,中国(厦门)漆画展,第十三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第七届、第八届浙江省青年美展,第七届、第八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浙江省第七届群星视觉艺术综合大展,浙东传统非遗技艺展,宁波市首届、第二届、第三届青年漆画邀请展,北仑区第三届、第四届美术书法摄影大赛等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展赛中累计获奖、入展、入选近200人次。工美专业教学成果突出,在行业内、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被今日头条等媒体报道和转载。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宁波市服务型重点专业,浙江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站商业摄影师认定中心。本专业创办于2018年,现有数字影像与数字动画2个专业方向。专业现已完成国际、国内企业大型游戏、动画、VR项目三十多项,荣获国内外荣誉奖项五十余项。专业学生就业满意度高,薪金高于同行业水平,毕业生社会保障水平、对母校推荐度、师生关系紧密度等多项指标位列全校前列。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名,其中副教授2名,企业技术能手2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名,中国高教摄影教育专委会会员1名,中国大学生动画、游戏设计比赛国赛评委1名,浙江省社科学者\专家库成员1名,浙江摄影家协会会员1名,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职教赛道裁判1名,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大赛本科、高职动画组评审专家2名,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大赛本科、高职微电影组评审专家1名,国家学分银行艺术类评审专家1名,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2名,宁波市职业技能裁判1名。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现有校企合作工作室6个,分别为艺灵数字娱乐实训室、木格子动画工作室、概念设计实训室、星火影视工作室、颖佳影视工作坊、数字摄影实训室。专业长期与腾讯游戏、博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炫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点晴科技有限公司、宁波零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宁波早木文化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开展紧密项目合作。通过与国际顶级企业合作,以真实企业项目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参与企业实战,为高端就业奠定基础。
数字影像方向:剧本创作、短视频创作、影视摄影、影视后期剪辑、商业摄影、数字影视特效、影视数字校色、影视数字建模、人机智能交互、电商直播运营。
数字动画方向:角色概念设计、场景概念设计、场景设计制作、角色设计制作、角色动画制作、PBR材质绘制、MG动画、3D交互设计、地编美术、数字雕塑、IP数字形象设计、宣传图导入设计。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数字媒体行业带来了更加惊人的收益,专业致力培养掌握本领域技术和管理工作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意思维、可持续学习、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游戏设计公司、传媒公司、动画公司、会展公司、广告公司、网络公司、信息技术公司、建筑装饰公司及机关单位)的技术美术师、游戏美术师、交互设计师、动画师、后期编辑等岗位就业。
专业先后取得“职教动漫50强”企业提名奖、爱奇艺“金花瓣”年度最佳制作团队奖、首届中国北京国际动画大赛“中国动画教育年度贡献奖”、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团体一等奖、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二等奖、中国大学生游戏设计大赛VR交互体验优秀作品1项(省内所有高校唯一获奖)等诸多大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30%以上。装配式建筑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BIM技术、VR等技术和绿色理念,是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内容的产业革命,是智能建造过程中的关键载体。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建筑行业中亟需装配式建筑方向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截止2023年,我国装配式新开工面积达10.16亿平方米,占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比例超过25%。
2023年,浙江省全年实现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4%,其中宁波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已达37.2%。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产业革命已不可逆!
我校从2020年开始设立装配式建筑方向班级,经过四年的建设,建有国家级新型绿色建筑工业化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联合主持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校级地理信息与低空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1个,同时获批宁波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点、建筑施工企业关键技术岗位证书(八大员)考点。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养卓越、教学经验丰富且极具行业影响力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入选宁波市科技副总2个。教师团队成员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涵盖智能建造、数字孪生、BIM技术、城市更新等多个前沿领域。专业还特别聘请多位行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其中包括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企业总经理、技术总工等行业翘楚。他们将行业前沿理念、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带入校园,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助力学生在专业领域快速成长,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本专业面向建筑产业现代化和智能建造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生产、施工与管理等专业技能,具备BIM技术应用、构件深化设计、装配施工、质量检测及项目管理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构件生产企业、施工企业、运维企业等从事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技术应用与管理工作,成为“懂设计、精施工、会管理”的行业紧缺人才,适应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需求。
人才培养是专业之本,本专业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成就更好的自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荣获:
国家级奖项10项(如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品茗杯”全国大学生BIM毕业设计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工程识图比赛二等奖、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省级奖项12项(如第二十一届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秀州建设杯”第五届院校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技能竞赛一等奖、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水利工程BIM建模与应用”赛项二等奖、浙江省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浙江第九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优秀运动员”)
我校与浙江省建工集团、浙江省广天构件、宁波建工集团、宁波甬源加固工程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紧密,为学生搭建高水平的实习就业平台。主要就业方向有装配式建筑构件深化设计、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与安装、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既有建筑检测鉴定与加固等相关工作岗位。毕业生就业后薪资高、发展潜力大,毕业生中有起薪1万以上若干。
主要就业岗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