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码 10863 浙江省代码 0063
招生动态

联系我们

招生热线:

0574-86894901/02/03/04

学院地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庐山东路388号

邮编:315800

招生咨询QQ: 4009910863

职业教育新闻报道要加强引导性

来源:招办   作者:招办   时间:2011-01-20   人气:

我国的教育从类别上大致可分为学前教育、小学和初中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为媒体的新闻报道创造了十分广阔的天地。近年来,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类报纸,均不惜版面,给教育新闻提供了充裕的空间。除此,许多报纸还开辟了大量的专栏专刊,加强对教育新闻的报道力度。教育新闻正逐渐成为媒体报道的主体。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教育都会被媒体大加宣传,在各类教育报道中,尚存在着“冷”与“热”之分,像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等,就是媒体报道的“热门”,时常在报纸、广播、电视上露脸,特别是在每年高考时节,相关报道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从考前的考生心理辅导到提醒考生各种注意事项,再到考试期间为保证考生安全和交通顺畅采取的各种措施等,事无巨细,一一道来,然后到公布分数、学校录取时,文理科状元成长之路、高中名校、大学名校等内容的报道又连篇累牍,大有将高考新闻湮没众人之势。与之相比,像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却鲜有曝光的机会,偶尔出现也是惊鸿一瞥,成为实实在在的报道“冷门”。

  而职业教育新闻在各类教育新闻中尤其“冷门”。为什么呢?盖因其在教育领域处于“弱势”地位。在贵州省,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虽然基本与普通高中持平,但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却较差,往往只及同等规模普通高中的一半。“社会地位和待遇不高、继续深造有困难”是人们对职教学生的普遍看法。许多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高中,而不是读职校;希望孩子念本科,而不是读高职;认为只有坐在四季如春的办公室里,当个白领或公务员,才算是人才,而整天泡在一线车间,太苦太累没出息。既然老百姓不推崇职业教育,那么不少传媒也就将职业教育“边缘化”了,一年下来,报纸、广播、电视上有关职业教育的新闻报道没有几篇。不少记者认为,与其去挖掘“冷”新闻,还不如去报道那些原本就有“热度”的教育新闻,这样容易形成“卖点”。于是,“冷门”越来越冷,“热门”越来越热,教育新闻强化了两者间的落差。职业教育缺乏社会认同感或许有很多客观原因,但媒体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也是无可推卸的。

  二

  作为一个跑教育口的记者,根据平时在采访中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新闻过低的“曝光率”和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很不相称。大家都明白,我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就必须有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作支撑,而这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提高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职业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当然,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等,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极其短缺。即便如此,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容置疑的。新闻媒体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报道,但还远远不够。

  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频频出台相关政策,最近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贵州省准备3年拿出21.8亿元资金进行示范性中职学校创建,仅今年省级财政就将投入6亿元,超过“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的专项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见。各级政府空前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三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相应的,过去那种职业教育新闻报道弱势的状况也需要改变。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新闻必须要增加报道量,并加强其引导性。那么,我们的记者应如何作为,以提升职业教育新闻的引领水平呢?

  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的“底气”之所以还有些不足,究其根本,在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同,使其很难拥有真正的“吸引力”。所以,从根本上说,职业教育新闻要着眼于潜移默化地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确立正确的人才、择业、就业观念。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新变革,要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发展职业教育就势在必行。因此,做好职业教育的新闻报道,绝非权宜之计,而需要持之以恒,并不断探究高明的报道方式,提高有效的引导艺术,最大程度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加强老百姓的认同感。

  在报道职业教育新闻时,要巧妙地选取报道内容和角度,营造出这样的舆论氛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智能特点,由此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一级学校,即普通高中或者中专、职校、技校(其实这就是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也有多途径升学的“通道”,有广阔的就业和发展前景,也能以成功者的姿态进入社会。当然,我们不是要去编造事实,而是把职业教育的全貌完整地呈现在受众面前。

  具体来说,职业教育新闻怎样才能“出彩”,如何才能加强引导性呢?笔者认为,首先报道应以正面宣传为主,多发掘亮点,突出进步,为职教发展鼓劲,为老百姓选择职教树立信心。由于职教以往的一贯弱势,社会对它的偏颇认知由来已久,这必须靠大量的正面报道去纠正。笔者采写的《政策优惠就业率高——我省职业教育迎来发展春天》和《贵州职业教育:扬帆破浪正当时》等报道,肯定了贵州职教近年来发展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的发展形势进行了有依据的、乐观的判断,既反映了实际情况,又突出了特色亮点,社会反响很好。

  其次,要保证报道生动鲜活,见人见事,增强可读性和可信度。对于职教的工作性报道,不要满足于报道数据,不能枯燥的去报道,要对相关政策和做法进行深入解读,使之更加贴近百姓。例如,去年贵州省贵阳市和遵义市余庆县率先在全省推出免费中职的优惠政策,笔者采写的《我省逐步实行免费中职教育》一文中,不仅反映了两地实施政策的情况,还深入采访了一些中职学生,反映政府的政策到底给他们带来些什么,以及这一政策推出后,对于吸引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样报道的效果将比一般叙事性报道更好。

  第三,应该加大典型类报道的力度,这个典型包括学校典型、个人典型等。我们可以选择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规模大、毕业生就业率高的职校进行报道,总结经验,提炼办学思想和理念,对全社会具有借鉴意义。例如,笔者采写的《我省中职教育招生就业两旺》一文,就对一所就业率很高的民办中职学校进行了报道,讲述他们通过紧密对接市场、加深校企合作的措施,保证了招生就业,去年就业率甚至达到100%,吸引了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前去就读。文中还报道了一些优秀职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在工作岗位上成功的经历,把他们定位在社会“成功者”的位置,给读者以启示和信心。

  最后,应加强问题性、分析性的深度报道。眼下,此类报道非常缺乏,多的是政策性、进程式报道。记者应选取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采访,宏观与微观结合,写出有深度、对行业发展有影响的稿件。例如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家长不愿子女报考职校,除了主观认识外,我们的职教本身是否也存在问题,让老百姓没有信心?职教学生是否对自己有一个准确定位,就业预期与现实情况是否相符?等等,对这些问题应展开深入分析,找出原因,既为受众解惑,又能促进职教健康发展。

招生办咨询电话:0574-86894901/02/03/04

招生咨询QQ:4009910863

招生办地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庐山东路388号宁职院联盟大厦1209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浙ICP备13000515号-2
朗业科技